教材分析:拉力为人鄂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推和拉》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感受拉力的存在,认识拉力的作用效果。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每天都与一些力打交道,对生活中拉力有一定的体验。对运用事实归纳拉力的作用效果的认识是模糊的。虽然力是一种看不见的抽象物质,但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知识 1、知道拉力是常见的力。2 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发生改变。科学探究能在教师指导下,体验对物体施加拉力时自身的感受和发现。科学态度愿意从多个角度认识拉力及其作用效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生活中利用拉力工作的装置,体会这些装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物体受到拉力时,形状与位置发生改变的现象。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出拉力的作用效果。教学准备:每组 1 个魔方、带参照物和标尺的活动图,“捕鸟”学具,几根橡皮筋、1 根弹簧、课件,记录表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拉力(一)、开展我说你做的游戏。1、师说动词(拉托推压),学生做动作。2、小结:做这些动作都需要力。今天我们就选择一种拉力来研究。设计意图: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引入本课。二、科学实践收集证据(一)、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拉人游戏。1、学生与教师互拉,同时讲解游戏规则。(1)像图片中的人物那样,两人一组,两脚分开站立,相邻的脚抵在一起,用相邻的手拉住对方,慢慢用力拉,用力一定不要过大过猛,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2、指导学生分组活动,体验拉力。小组中每两个同学为一对进行拉人的游戏。(1)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你是怎样用力的,朝哪个方向用力?你的手和脚有什么感觉?活动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2)小结:像拉人游戏这样朝着自己的方向用的力叫拉力。设计意图:该活动是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拉人的体验与感受在描述与交流中发现两人互拉时彼此都要用力,而且都要往自己这个方向用力。从而水到渠成的在学生脑海中建立什么是拉力的概念。(二)、收集拉力可以改变物体位置的证据。1、讲解活动要求(1)介绍活动图,及活动方法。把重物放在圆圈里 1 号位置往外拉。(2)4 至 6 人一组,轮流拉重物。(3)体会拉重物时的感受,观察物体有哪些变化?把活动中的发现在 1 号记录单中记录下来。1、分组活动,收集证据。2、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引导学生分析证据。3、拉重物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