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_第1页
1/17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_第2页
2/17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_第3页
3/17
实验二 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一 RLC 串联谐振电路选频特性与信号的分解 1.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信号分解的方法; 2. 熟悉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特性; 2. 实验数据及分析 表2-1-1 RLC 串联选频 基波 二次谐波 三次谐波 四次谐波 五次谐波 六次谐波 七次谐波 频率(KHz) 2.778 5.553 8.329 13.885 13.884 0 19.442 幅值(mv) 1070.0 90.8 282.0 40.3 108.0 0 75.2 1. 由表中数据可以比对出:1,3,5,7 次谐波的频率之比为: 2.778:8.329:13.884:19.442 = 1:2.998:4.999:6.999 是与傅里叶级数相符合的。 2. 同时可以比对出:其电压幅值之比: 1070.0:282.0:108.0:75.2 = 1:0.2636:0.101:0.070 电压的幅值之比不是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大致上能满足要求。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在测量幅值的过程中存在着干扰,实验中存在一定误差。 3. 2,4,6 次谐波的幅度较其他次谐波的幅度比较相对较小,基本满足幅度为0 的预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也应该是在幅值的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干扰所致。 表2-1-2 李萨如图形 Ⅰ-Ⅰ Ⅰ-Ⅲ Ⅰ-Ⅴ Ⅰ-Ⅶ Ⅲ-Ⅴ Ⅲ-Ⅶ Ⅴ-Ⅶ Ⅰ-Ⅲ Ⅰ-Ⅴ Ⅰ-Ⅶ Ⅲ-Ⅴ Ⅲ-Ⅶ Ⅴ-Ⅶ ᵄᵆᵄᵆ 1 3 5 7 53 73 75 ᵅᵆᵅᵆ 1 2.998 4.999 6.999 ≈53 ≈73 ≈75 图形 图形见下 李萨如图Ⅲ-Ⅶ 李萨如图Ⅲ-Ⅴ 李萨如图Ⅰ-Ⅰ 李萨如图Ⅰ-Ⅲ 李萨如图Ⅰ-Ⅶ 李萨如图Ⅴ-Ⅶ 李萨如图Ⅰ-Ⅴ 表 2-1-3 电感损耗电阻的测量 UAB(V) UR1(V) RL(kΩ ) f0 8.8 3.600 43.3 3f0 8.8 0.960 245.0 5f0 8.8 0.464 539.0 7f0 8.8 0.256 1001.3 计算出的对应不同频率的 R L 如上表所示,可以看出不同频率的 R L 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因为趋肤效应的影响所致。 3. 实验总结分析及思考题 思考题 a. 在RLC 电路中,若改变电阻R1 使电路的Q 变化,那么串联谐振电路的选频效应有什么变化,并说明Q 的物理意义。 Q为电路的品质因素,如改变电阻R1使电路的Q发生变化,那么谐振电路的选频效应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当Q增大时,谐振的通频带宽度就会减小,所以选频的宽度也会减小。 b. 证明在方波的合成过程中,方波的振幅与基频的振幅之比为1: (4 /π) 。 任意一个满足狄利克雷条件的周期为 T 的函数 f(t)都可以表示为傅里叶级数,并且有: 可以看出基波的振幅为 4 u m/π,可以得出,方波的振幅和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