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全市高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区坚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壮大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关键一招,深化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破解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一体推进分类培训、建强载体、多元评价等技能人才强基赋能行动。2023 年,全区新增各类技能人才 1.05 万人,居全市首位。其中高技能人才6411 人、同比增长近 2 倍。梯次推进,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稳步推进新型学徒培训。聚焦新兴职业技能人才、企业紧缺人才,搭建校企沟通机制,有序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以格瑞德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推动新录用和转岗职工实现“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自项目开展以来,累计培养新型学徒 419 人。支持企业职工技能自主培训。以技能提升补贴为引领,鼓励支持华能电厂等“头部”企业有计划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企业职工自主提升职业技能等级,实行补贴网上申报,全年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补贴 243.5 万元,惠及 1413名技能人才。加强急需紧缺人才培训。做优做强“金蓝领”高端培训品牌,依托格瑞德集团、普利森高级技工学校、**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3 家“金蓝领”培训基地,采取理论学习、模拟操作等形式免费开展电工、车工、钳工、焊工四项培养计划,全年培训高级工、技师等紧缺型技能人才 328 人,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领军人才总量均位居全市前列。梯次推动领军人才培养。开展全区技能人才摸底,动态管理领军人才后备人才库,分梯队接续培养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围绕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大力推介培养领军型人才,打造技能人才“雁阵”,全年新增齐鲁首席技师 1 人、省技术能手 2 人、市首席技师 3 人、市技术能手 11 人,华能电厂高级焊接技师程平获评“齐鲁时代楷模”,并在央视《大国工匠》纪录片中予以专题宣传。多点开花,打造高水平培养载体。推动技工教育全面发展。深化工学一体化改革,在技工院校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方面对接新型制造业产业需求,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协同人 才 培 养 机 制 , 实 现 技 工 院 校 和 企 业 “ 全 流 程 ” “ 整 链条”“端对端”人才培养。目前,全区 4 所技工院校在校生6000 余人,每年输送技能人才 1000 人以上。推进企业培训集成发展。鼓励重点企业自主设立技能大师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平台,集成开展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