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鸡 文 理 学 院元 明 文 学 试 题08级 汉 语 言 文 学 2班 刘 凯荣1元明文学试题一 、 解释题1、 楔子楔子::元 杂 剧 在 四折以 外的 短的 独立 段落。 楔子的 原意 是 用 以 塞紧器 物的 竹木片, 后 在 戏 曲 、 小说 中 用 作引 子, 起点明 、 补充正 文 的 作 用 。 每本 杂 剧 通常只 用 一 楔子, 放在 剧 的 开端。 但也 有 不 用 楔子或用 两个楔子,放在 折与 折之 间的 。 元 杂 剧 中 “ 楔子” 居于 剧 首 者 , 甚为 常见。“ 楔子” 居于 剧 首 , 其 主 要 作 用 乃交代 故事情节之 背景、 原由 , 类似于 今日戏 剧 中 之 “ 序 幕”。★2、 诸宫调:诸宫调是 一 种 说 唱 文 学 , 主 要 流 行 于 宋 金时 期 , 据 宋 王灼《 碧鸡 漫志》记载此为 孔三传首 创。所谓诸宫调者 , 是 相对于 限用 一 个宫调的 说 唱 形式而言 。 其 中 唱 的 部分用 多种 宫调串接而成, 其 间插入一 定的 说 白, 与 唱 词配合, 叙述有 人物、 情节的 长篇故事。 而每种 宫调, 则有 若干曲 牌联成短套, 套曲 少则一 二首 , 多则十多首 。 这一 说 唱 形式, 在 宋 室南渡后 传至南方。 南方诸宫调主 要 以 笛子伴奏, 北方的 诸宫调多以琵琶和筝伴奏, 故北诸宫调也 称“搊弹词”, 某些作 品还冠以 “ 弦索” 字样, 以 示其 有 别于 王氏南诸宫调的特点。 诸宫调又称“ 话本 ”, 其 与 民间说 话是 孪生兄弟的 艺术种 类, 作 品中 出现代 言 体叙事。 与 …(P206页)(是 一 种 讲唱 文 艺形式, 是 在 鼓子词和赚词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鼓子词是 用 一 个曲 牌反复演唱 , 赚词用 同一 宫调的 若干曲 牌联成套曲 演唱 , 诸宫调则用 同一 宫调的 曲 牌组成套曲 , 再用 若干宫调的 套曲 组成长篇, 间以 说 白, 来演唱 故事。 因而容量大为扩充, 音乐变化更为 丰富, 叙述手段也 有 相应的 提高, 除旁述外, 也 有 故事中 人物的 自白。 诸宫调有 南、 北诸宫调之 分, 北诸宫调又称“ 弦索”、“弹词”。诸宫调的 代 表是 《 刘 知远诸宫调》和《 西厢记诸宫调》。)3、 正 末:末:男角。 元 杂 剧 中 的 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