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避灾工程建设方案范文各村(居)、企事业单位:避灾工程是指灾害来临时为群众提供避护和予以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避灾工程作为应对自然灾害预案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心工程,建立避灾工程有利于增强灾害防备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增强防灾、避灾能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省防备洪涝及灾害人员避险转移管理办法(试行)》和省民政厅《____做好避灾工程建设试点工作____》及市民政局《____开展“避灾工程"建设工作____》要求,特制订大岚镇开展避灾工作建设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____为指导,坚持____,从我镇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转移安置工作,提高防灾能力和效益,为建设“平安大岚”做出贡献。(二)总体工作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村避灾点为基础,以镇避灾中心为主体,在今年台风汛期到来前,建立起一个能够切合避灾所需的场所网络,提高我镇减灾和灾害救助水平。二、基本原则一是转移安置坚持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的原则;二是避灾场所设置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三是避灾工作建设坚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原则;四是避灾管理人员配备坚持兼职原则;五是避灾工程建设坚持中一心与点相结合原则。三、具体措施(一)点面结合,科学布局。结合我镇自然灾害、救助预案及历年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情况,编制本镇转移预案,并根据转移区域分布和人员数量根据就近就便原则,确定____个避灾中心和____个避灾点。避灾点一般以村为单位设立,灾害等级较低时,由各避灾点保证人员第 1 页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安置;避灾中心按转移区域设立,主要安置外来人员及灾害等级较高需求,整片撤离大量转移人员时启用。避灾工程网络的整体布局,要保证台风、洪涝等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足量地为群众提供避灾场所。(二)整合资源,有效利用。各村充分盘活,利用现有资源,根据区域位置一般选择房屋结构坚固、抗灾避险能力强、交通便利、有卫生设施的学校、敬老院、村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为避灾场所。(三)加强管理,法律规范制度。一是避灾中心和避灾点和设置明显标志树立“避灾中心”和“避灾点"牌子,让周围群众知晓避灾场所地点。二是避灾中一心和避灾点内部陈列减灾、防灾和群众自救、互救宣传资料,张挂有关图表和转移图表,使其成为群众减灾教育阵地。三是避灾中心要储存相当的救灾设备和救灾物资,对不宜久存的食品、水等生活保障物品,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