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53 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的开题报告背景与目的:药物性肝损害(DILI)是在临床应用药物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代谢、毒性等因素导致的肝损害。由于临床表现及肝组织病理学多样性,DILI 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一个难题。因此,本讨论旨在探讨DILI 临床特点、临床病程及相关药物。方法:实行回顾性讨论,在我院近 5 年门诊住院中,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DILI 患者,共计 153 例,对其临床特点、临床病程和相关药物进行分析。病例的纳入标准:1.年龄:18-75 岁;2.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3.病程:起病时间与服药时间相关性;4.药物史:有明确用药史或疑似用药史。结果:1. 药物归纳:153 例 DILI 患者中,被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原因有 89.5%(137 例),其中以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最多见;2. 病程分布:短期内(<30 天)发生 DILI 的患者占 53.6%(82 例),中期(30-90天)发生 DILI 的患者占 31.4%(48 例),长期(>90 天)发生 DILI 的患者占 15%(23 例);3. 临床表现:以黄疸、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等为主要表现;4. 转归:53 例患者恢复良好,73 例患者出现慢性肝损害,27 例患者出现肝功能不全。结论:DILI 的药物种类主要集中在解热镇痛药和抗生素,DILI 的病程具有一定的时间分布特点,临床表现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此外,在出现 DILI 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被误诊或延误治疗,说明 DILI 诊断和治疗上仍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