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位领导: 非常荣幸今天来到我们财政局与各位领导一起探讨公文的写作和应用这个课题。我与公文这方面打交道的时间并不长、了解不多,而且对公文这个东西有些思想抵触,因为太繁杂了,而且工作量大,但由于工作职责的需要,在平时只是有所接触,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些东西,所以在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也不够深。在座的各位领导有的可能在这方面颇有研究,而且有所造诣,所以今天只能说我们是在这里交流,谈谈体会。 大家都知道,公文在我们机关、在部门非常广泛地应用,成为了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部署工作、请求汇报等方面的重要工具,是促进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 公文行文规则 行文规则的含义 行文规则是指各级机关公文往来时需要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原则。 行文规则的作用 遵守这一原则,有利于公文传递方向正确、线路短捷有效,避免公文旅行,阻止部分公文进入不必要的流通过程,抑制无价值公文的产生。行文规则规定了各级机关的行文关系,即各级机关之间公文的授受关系,它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来确定的。 2 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由各自的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归属、地位、职责、权利范围等因素决定的。它对行文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规定着公文传递的基本方向。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处于同一组织系统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第二类,处于同一专业系统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存在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第三类,处于同一组织系统或专业系统的同级机关之间的平行关系。如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之间。 第四类,非同一组织系统、专业系统的机关之间,无论级别高低,均为不相隶属关系。如军事机关与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 公文行文分类 根据公文授受机关的工作关系不同,可以将公文划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上行文和下行文主要存在于以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工作关系类型中,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发送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下行文正好相反,是上级机关向下级发送的公文,如批复、指示等。平行文存在于以上第三类和第四类关系类型中,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相互发送公文都是平行文,如函等。 行文的基本规则 正常有效的行文应当遵循以下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则: 一、按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规则 这条规则要明确两点:一是按机关隶属关系行文。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作指示、布臵工作、提出要求;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