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集团兼并案例 文:刘国治 案例内容 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其前身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纪强于 1 9 8 5 年利用贷款创建的一个村办啤酒厂,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啤酒为主,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集团化现代企业,资产总额已达到 7 .8 亿元,无形资产达到 1 2 亿元,职工 8 0 0 0 多名,下属 2 4 个经济实体。1 9 9 7 年啤酒产量可达 3 2 万吨,利税总额1 .3 亿元,人均创税 1 .2 6 万元。经国家食品行业统计公布,吨酒利税同行业全国排名第四位。它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资本运营的创新形式的运用。 那么,黄河集团是靠什么手段和方法来进行资本运营呢?在介绍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行业背景吧。 我国的啤酒产量,1 9 7 8 年只有 4 0 万吨,1 9 9 4 年产量达到 1 4 0 0 万吨,1 9 9 6 年接近于 2 0 0 0 万吨,已超过日本、德国,基本与美国持平,成为啤酒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中国有 1 2 亿人口,人均年消费量只有 8 升,仅是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 1 /1 4 ,完全可以这么说,中国假如要达到发达国家人年均啤酒消费量的 5 0 %,那么,我国啤酒市场容量巨大。在这么大的市场中,竞争状况是,全国8 6 0 多家啤酒厂中,9 0 %以上达不到规模效益或为年产 5 万吨以下的小厂,其中9 0 %以上的小厂中约 4 0 %的厂亏损,年产量超过 5 万吨的大中型啤酒厂只有 6 1家。与此同时,外国公司纷纷涉足中国啤酒业,世界最大的啤酒商,美国的安霍伊泽──布施公司利用青岛啤酒公司股票上市之际,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3 5 %的股份,又投资上亿美元吞并了武汉中德啤酒公司,啤酒品牌为“百威”;法国达能跨国集团公司以 6 .3 亿元人民币,收购了河北唐山豪门集团公司的主体企业豪门啤酒厂 7 0 %的股份,合资成立了欧联豪门啤酒有限公司,连著名的“豪门”商标也作价 6 0 0 0 万元人民币一并买断,使得原“豪门”集团公司下属的 2 2 家企业必须注册新的商标。据了解,全国啤酒行业年产 5 万吨的约 6 0 家企业都已实现中外合资;年产 1 0 万吨以上的只有兰州黄河啤酒、杭州钱江啤酒、北京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极少数厂家没有合资,苦苦支撑着中国民族啤酒业的大旗。 面对“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喝一个牌子”,8 6 0 多家啤酒企业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散、乱、差”的行业现状,黄河人深切地体会到: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