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选煤厂如何建?试试这个药方!一、要有正确的设计思路选煤厂设计涵盖的内容庞杂,涉及专业面广,然而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选煤工艺”,其他专业的设计都是围绕选煤工艺这个核心做文章。所以,一部选煤厂设计做得水平高低、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工艺设计是否先进合理,其次才谈得上集控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和生产效率的高低。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最终目标—获取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集几十年搞设计的深刻体验,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是选煤工艺设计的“灵魂”。设计最大的忌讳就是用一种固定的工艺模式到处套用,这如同企图用一种万能药方包治百病一样行不通,是设计的死胡同。搞好工艺设计的关键是吃准、吃透“两头”,所谓设计的“两头”主要是指:设计的源头一原煤的煤质特性。设计的终端一选后产品结构的定位。其中原煤特性是自然天成,千变万化的因素,是选煤工艺设计的主要基础。而产品结构定位则是市场多元化需求的体现,是工艺设计的前提和最终目标。对选煤工艺而言,脱离了这“两头”搞设计,就是无的放矢,设计本身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煤质资料是工艺设计的基础和主要依据、煤质分析工作的重要性设计好比医生看病,医生诊病的对象是人,通过号脉、检查把病因找准,才能对症开处方。而洗选加工的对象是煤对煤质进行分析和评述就是对煤进行“号脉诊断”。设计就是开处方。煤质分析是否透彻,原煤特性把握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设计的处方—选煤工艺能否“对症”,能否切合入选原煤的实际特性。这是衡量一部设计好与坏,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准。众所周知,由于成煤环境和成煤条件不同,形成了煤炭赋存状况方面的差异。因而不同煤田、不同矿区的煤质千差万别。在中国尤为如此,有时候即便同属一块煤田,但在不同的井田,甚至不同的采区,不同的层位,其煤质的变化和区别也非常大。如何将被选原煤的“脉”号准,是搞好选煤工艺设计必须重视的基础问题。所以,在中国建设现代化选煤厂,至关重要的问题是选煤工艺设计必须符合不同矿区的不同煤质特性。、分析煤质资料时应特殊关注的问题在分析煤质资料时,切忌就资料本身死板地罗列数据、孤立地就事论事,把煤质分析与工艺设计割裂开来。合理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煤质资料的数据规律和分析内容与选煤方法的选择,工艺环节的设置,流程的制定,甚至与产品的定向定位结合起来,为下一步工艺设计做铺垫。这样才能使煤质资料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