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音乐赏析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胡笳十八拍》据传是()代()所作。 A. 汉,苏武 B. 汉,蔡文姬 C. 唐,文成公主 D. 唐,高适 2. 《阳关三叠》唱词来自()代()所作的诗歌。 A. 唐,李白 B. 唐,王维 C. 宋,陆游 D. 宋,苏轼 3. 宋代姜白石所作的歌曲有()。 A. 竹枝词 B. 杏花天影 C. 关山月 D. 伐檀 4.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创作的。 A. 刘天华 B. 冼星海 C. 贺渌汀 D. 聂耳 5. 钢琴曲《牧童短笛》共分()段。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6.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A. 越剧 B. 昆曲 C. 京剧 D. 黄梅戏 7.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一部分是()部。 A. 引子 B. 呈示部 C. 展开部 D. 再现部 8.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三部分是()部。 A. 呈示部 B. 展开部 C. 再现部 D. 尾声 9. 《牧童短笛》是一首()。 A. 笛子独奏曲 B. 钢琴小品 C. 钢琴奏鸣曲 D. 交响诗 10. 亨德尔是()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11. 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12. 《阿利路亚》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第()部分结尾的合唱。 A. 《阿门颂》,一 B. 《阿门颂》,二 C. 《弥赛亚》,一 D. 《弥赛亚》,二 13. 《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创作的。 A. 巴赫 B. 海顿 C. 舒伯特 D. 舒曼 14. 巴赫是()的音乐家。 A. 奥地利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15. 被誉为十七十八世纪复调音乐“百科全书”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的作品。 A. 贝多芬 B. 海顿 C. 巴赫 D. 亨德尔 16.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的歌词全部来自于()。 A. 《欢乐颂》 B. 《古兰经》 C. 《哈里路亚》 D. 《圣经》 17.《惊愕交响乐》第二乐章是()。 A. 变奏曲式 B. 回旋曲式 C. 奏鸣曲式 D. 复三段曲式 18.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共分()个乐章。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19.莫扎特的音乐特点是()。 A. 热情奔放狂野 B. 活泼幽默富有民间情调 C. 抒情诚挚流畅 D. 庄严神圣充满史诗感 20.海顿是()的音乐家。 A. 奥地利 B. 法国 C.意大利 D. 德国 21.莫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