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专业用)二 00五年三月生物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用)一、前言生物化学是一门主要应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物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以及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的科学。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许多疾病的病理或征象都要用生化的理论在分子乃至基因水平上加以解释;生化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生物化学在医学上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生物化学课程由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两部分内容组成。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重要生命特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和调控规律以及遗传信息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熟悉和掌握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基本技能,培养初步的科学工作能力。生物化学课程教学采用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数 140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时数之比为2.5:1。二、教学内容(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树立献身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而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思想;掌握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一般性规律及其与医学实践的联系;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术的基础上,适当介绍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新成就,拓宽学生视野;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此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本课程教学,应达到如下要求:1、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方面:通过讲课、辅导、自学、专题讲座、讨论、复习、考试等教学环节,掌握、熟悉或了解以下内容:(1)掌握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掌握其重要理化性质。(2)掌握酶的概念、作用特点、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酶活性测定的原理、方法和酶与医学的关系。(3)熟悉维生素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与辅酶的关系。(4)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高能磷酸化合物和 ATP生成的方式。了解呼吸链的抑制剂、解偶联剂,CO2生成方式和微粒体中加单氧酶的功能。(5)掌握糖、脂肪和氨基酸的主要代谢,包括重要的酶促反应、关键酶、能量转换及其重要调控和生理意义,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相互联系。(6)掌握血浆蛋白质的分类、组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