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的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3.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学情分析小学数学里,图形与几何领域关于测量的教学,是从长度开始的。因为二年级学生的身边,许多物体的长度是用厘米和米计量的,厘米和米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而且二年级学生几乎自入学起,文具中都会配备直尺、三角尺等测量工具;他们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他们的身上就自带了很多的“厘米尺”,所以厘米这个长度概念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学生对于“厘米”仍有很多的疑惑,比如:人们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尺子是怎么来的?尺子的前端为什么要空出一小截?怎么用尺子去测量?这些疑惑正是本课教学的出发点。3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教学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4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课前谈话,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了几位神秘嘉宾和咱们一起上数学课,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瞧,他们来了!多帅气的哥俩呀!猜猜还有谁?对,光头强也来了!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最近又有什么新鲜事呢?是这样的:天气渐渐冷了,动物们都开始准备过冬的食物了。熊大和熊二收集了一大罐的蜂蜜,熊大负责将蜂蜜藏了起来。熊二悄悄的问:“熊大,你将蜂蜜藏哪了?”“我从屋后的大树下往东量了 6 脚,挖个洞埋了进去。”可是,哥俩的秘密被光头强听到了。他想:大树往东走 6 脚,我去把它挖走。他立刻找来铁锹,从大树下往东走了 6 脚,到了,就在这了!挖呀,挖呀,可是什么也没有挖着。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导:有道理!咱们请熊大走走看,1.2.3.4.5.6.哇,蜂蜜在这呢!都是走 6 脚,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熊大的脚长,光头强的脚短,因此他们度量的标准是不同的,所以同样走 6 个脚长,获得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想获得一样的结果,就要让每一段……一样长。所以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度单位当中的一个......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活动 2【讲授】认识 1 厘米瞧,这样的一段小棒的长度就是 1 厘米。小朋友的托盘里也有,请把它找出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