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分色稿-出菲林-制版-印刷 流程描述 基础流程: 原稿-分色稿-出菲林-制版-印刷。 一、原稿 原稿就是我们要印刷的稿件,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 我们知道,印刷通常提到“四色印刷”这个概念,是因为印刷品中的颜色都是由 C、M、Y、K 四种颜色所构成的。成千上万中不同的色彩都是由这几种色彩根据不同比例叠加、调配而成的。其调配原理同水彩、水粉等相同。 通常我们所接触的印刷品,如书籍杂志、宣传画等,是按照四色叠印而成的。也就是说,在印刷过程中,承印物(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经历了四次印刷,印刷一次黑色、一次品红色、一次青色、一次黄色。完毕后四种颜色叠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画面上的各种颜色。 二、分色 分色是一个印刷专业名词,指的就是将原稿上的各种颜色分解为黄、品红、青、黑四种原色颜色;在电脑印刷设计或平面设计图像类软件中,分色工作就是将扫描图像或其它来源的图像的色彩模式转换为 CMYK 模式。 一般扫描图像为 RGB 模式,如果要印刷的话,必须进行分色,分成黄、品红、青、黑四种颜色,这是印刷的要求。如果图像色彩模式为RGB 或 Lab,输出时有可能只有 K(黑色)版上有网点,即 RIP(RIP是用来把计算机图像数据解释为菲林需要的数据的,其所用的解释语言为 PostScript。PostScript是一种编程语言,最适用于打印图象和文字,无论是在纸,胶片或非物质的CRT 都可。用现今的行话讲,它是页面描述语言。它与1985 年由Adobe 推出。)解释时只把图像的颜色信息解释为灰色。 在Photoshop 中,分色操作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把图像色彩模式从RGB 模式或Lab 模式转换为CMYK 模式即可。具体操作是执行Image/Mode/CMYK。这样该图像的色彩就是由色料(油墨)来表示了,具有4 个颜色的通道。图像在输出菲林时就会按颜色的通道数据生成网点,并分成黄、品红、青、黑四张分色菲林片。 我们这里理解的分色就是把原稿上的颜色分开,分成独立的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当图2 中的四种颜色印刷到纸张上时,就会实现图1 中的效果,当然其间还有一些技术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点的定义:要了解网点的定义同时要先了解连续调和非连续调的概念。绘画作品或彩色照片都是用连续调表现画面浓淡层次的,即色彩浓的地方色素堆积得厚一些,色彩淡的地方色素也相应薄一些。然而印刷品再现绘画作品或彩色照片,是用网目调来表现画面色彩的浓淡层次的,具体讲就是利用网点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