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参与式发展理论 什么是发展 经济学一般把发展定义成经济发展,如经济增长,农学一般把发展定义成作物产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社会学则把发展定义为社会进步等等。现实中通常人们所理解发展一般都是指正的变化,事实上,不难想象,发展不可能都是正的变化。 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主题,对发展的结果──现代化即获得现代性,各发展主体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但对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发展,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发展主体却难以取得共识。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的差异性很大,发展的手段实际上也不可能是一致的。以现代化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发展理论所包含的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其理论背景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传统发展理论所要求的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希望通过经济增长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的“中心”国家接轨。如果现代化只包含一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只包含经济发展,事情也许就简单多了。 但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而且这些变革终究会波及到与已拥有现代化各种模式的国家有所接触的一切民族。近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真正能与发达国家接轨的只是极少国家和地区。作为现代化理论分支的“依附”理论认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获得现代性的过程中出现了“内在殖民化”或“拉美化”现象。所谓“内在殖民化”,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以城市为代表的相对先进的部分、地区和阶层与国际资本连接起来,剥削这些国家的落后部分、地区和阶层,形成内部的依附关系,造成“两极分化”。所谓“拉美化”是指社会的阶层结构呈很不合理的金字塔型,经济增长的成果被占社会成员人数很少的主导性阶层分享殆尽,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城市贫民和农村无地、少地的农民没有机会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种拉美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结构失衡现象被称为“拉美化”。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二十世纪60、 70 年代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社会阶层结构的畸形使其丧失了继续发展的动力。由于不能使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引发许多社会问题。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贩毒活动、恐怖活动猖獗,左翼游击队长期与政府分庭抗礼,贩毒集团、恐怖组织和左翼游击队都能在城市和农村的贫民中找到自己的后备军。这些国家仍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艰难跋涉,并落入为世人诟病的“万劫不复”的锁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