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公路双连拱隧道是指两座隧道连成一体的单线双洞隧道。新中国成立前因隧道断面较小是单洞双向行驶,后来在一些断面较大的隧道内允许双向行驶同时行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公路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和安全行驶的需要,公路隧道发展用双洞上下分离式隧道行驶。在一些特殊地形条件下,线路分离困难,或占用土地太多,拆迁量太大,分离式隧道线路建造价格昂贵,于是产生了双连拱隧道形式。我国最早形成的公路双连拱隧道,是建于 1993 年的广州市白云山三车道连拱隧道,其跨度达 31.5m 。 连拱隧道最初是以双连拱两车道结构为主,后来由于交通量增加,不断出现三车道甚至四车道连拱隧道,如京珠高速公路广东段的五龙岭隧道、广东深圳科苑立交及福州市二环路象山的四连拱隧道等。 目前在四川、重庆等省已建、在建和拟建的高速公路中大量采用了连拱隧道方案,如四川广元的石梯沟连拱隧道、重庆万县的金竹林连拱隧道、重庆宜宾的鞋底坡连拱隧道、重庆渝湘高速窑坪、彭武段新开洞连拱隧道、重庆渝黔高速天平丘连拱隧道、重庆渝邻高速李子林连拱隧道等。 我国采用连拱隧道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到目前为止已建和在建的总数位居世界之首,修建技术也快速发展,如采用复合式中墙修建双连拱隧道已基本解决了双连拱中隔墙渗漏水、开裂等问题,采用无导洞法或大中洞法施工加快了双连拱隧道成洞速度、节约工期造价等。但是对于软弱围岩地段中,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的连拱隧道普遍存在施工方法单一,总体支护体系普遍过强,但局部位置又相对较弱,已修筑的衬砌产生大面积裂缝,衬砌接头处严重漏水,进出口浅埋段及围岩条件较差段工程造价过高等问题。 8 .1 公路双连拱隧道基本特征及分类 8 .1 .1 公路双连拱隧道基本特征 公路连拱隧道的基本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其形态上的两洞洞身紧紧相连,只有一墙相隔,两洞的拱脚共同搭建在钢筋混凝土中墙之上,这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连拱隧道在高速公路中主要修建在埋深不大的山岭重丘区和市区受特殊地理条件限制或有特殊要求的区域,这是其基本特征之二。 连拱隧道基本不长,大多在 500m 以内。因多数连拱隧道长度较短,具有围岩强烈风化破碎、地质条件差等一系列特点。经过调查,我国连拱隧道一般埋深在 30m 内的占 80%以上,且一般不超过 60m 。埋深浅、长度短、这是其基本特征之三。 连拱隧道开挖跨度大,二车道的跨度超过 20m ,三车道的跨度大于 3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