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 弹 琵 琶 出 新 意 ——逆 向 思 维 在 作 文 构 思 中的运用 一 、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二 、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 :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逆向思维” 2、学会在写作文中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 三 、 设 计 理 念 : 《 高 中 语 文 新 课 程 标 准 ( 实 验 ) 》 指 出 ,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要 指 导 学 生 “学 习用现代的观念 和发展的眼光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提出 自己的看法。在执着的探索中 , 逐步养成严谨、 求实 的学 习作风, 既能尊重 他人的成果, 也勇于提出 自己的见解”。《 标 准 》 特别强调要 “敢于领异标 新 , 走进新 的领域, 尝试新 的方法, 追求思维的创新 、 表达的创新 ”。而在写作中 运用“逆向思维”就是从与传统观点 相反的角度探索问题, 往往能出 奇制胜, 确 立 新 的主 题。《 反弹 琵琶 出 新 意 》 这 堂 课 试图 通 过 讲 故 事 寓 抽 象 于形 象 提升 学 生 的求知 兴 趣 , 同 时 考 虑到 成语 是大 家 喜 闻 乐 见的语 言 形 式 , 课 堂 分 析 又 便 于操 作, 因 此 花 一 定 时 间 用成语 进行 思维训 练 。 四 、 教 学 过 程 : 1、故事导入 以 “小 ”欺 “大 ” 北京的一条街道上,同时住着3 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可是,因为住得太近了,生意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抢生意,他们都想挂出一块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 一天,一个裁缝在他的门前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 另一个裁缝看到了这块招牌,连忙也写了一块招牌,第二天也挂了出来,招牌上写的是:全中国最好的裁缝! 第三个裁缝眼看着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抢走了大部分的生意,心里很是着急。这位裁缝为了招牌的事开始茶饭不食,一个说“北京最好的裁缝”,另一个“说全国最好的裁缝”,他们都大到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这时放学的儿子回来了,问明父亲发愁的原因后,告诉父亲不妨写上这样几个字。 第三天,第三个裁缝挂出了他的招牌,果然,这个裁缝从此生意兴隆。 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呢?原来第三块招牌上写的口气与前两者相比很小很小:"本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