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财政学原理(专科)》课程复习题一、推断题, 正确的写“√” ,错误的写“ⅹ”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是由政府计划机制来承担的,其中财政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 )2.寻租活动直接同政府在经济中的活动范围和区域有关,同公营部分的相对规模有关。换言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范围越广,那么寻租的可能性和规模也相应增加( √ )3.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模型认为,相对于私人部门来说,公共部门属于资本密集型的非累进部门( ⅹ )4.在现实中,完全的、绝对的单一税制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 √ )5.中国的房产税对城市居民的自用房屋是免税的( √ )6.1994 年起,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税和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 )8.假如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 )9.流转课税不存在税负转嫁问题,征收方便,易于管理( ⅹ )10.财政赤字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 √ )11.假如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 )12.即使是经济效益不太好的项目或方案,假如其社会效益很好,也可能被选为优者( √ )13.一般来说,课税范围越宽广,越难税收转嫁;反之,容易转嫁( ⅹ )14.公共规制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效的和必需的。规制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的低效率,引发寻租行为( √ )二、名词解释1.税收超额负担(来自百度)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开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假如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与此相似的,假如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2.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所谓公共产品指的是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3. 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所谓转移性支出指的是政府单方面且无偿的资金支付。它没有取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只是将资源在社会成员之间重新分配。4.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所谓财政体制,就是为了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规定政府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