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载速率是衡量 LTE 网络的一个最重要的实测指标,现场很多优化工作也是围绕这个指标进行的,因此掌握下载速率提升的方法是前台测试分析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本文从整体思路上对下载速率进行分析,便于大家理清思路,但对具体的技术手段并不详细展开。为了使分析过程更有条理性,我们把影响下载速率的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所谓静态因素,相当于 CQT 定点测试环境下终端峰值速率的限制因素;动态则定义为终端移动环境下影响终端速率的其他因素,例如切换、TAU 等;另外优化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不太常见的特别情况。二、静态因素及其解决方案静态环境下的峰值速率是可以较准确地计算的,我们从它的计算公式入手进行分析:TD-LTE 传输速率=每 TTI 传输速率*调度次数2.1. 每 TTI 传输速率每 TTI 传输速率的影响因素有:每 TTI 可用于传输数据的 RE 数量、调制编码方式、TM 模式等。➢每 TTI 可用的 RE 数量每 TTI 可用的 RE 数量=时频域最大 RE 数量-开销信道 RE 数其中,最大 RE 数量受限于带宽、帧结构及子帧配比,优化过程中除非整体网络升级,一般不能更改;开销信道主要包括 PHICH、RS 信号、PDCCH、PBCH、PCFICH、PSS/SSS 等,这些信令开销也是固定的,无法优化(其中 PDCCH 的数量可以自行设置,但现网一般都配置为动态的,无需优化)。因此,了解了 LTE 各开销信道占用 RE 的位置及数量,有助于我们加深对 LTE 理论的理解,但无法据此开展下载速率方面的优化工作。➢调制编码方式下行调制方式有 QPSK、16QAM 和 64QAM 三种,三种调制方式下对应每个符号的比特数分别为2/4/6,当然,调制阶数越高,所要求的信道质量越高。另外还规定了 32 种 MCS,其中 MCS0~28 共 29 种用于数据初始传输过程,不同的 MCS 传输效率不同。终端根据接收到的 RS 信号,在保障一定 BLER 的情况下,得到下行接收信号的 SINR,终端厂家根据各自的 BLER-SINR 仿真表,将 SINR 映射成 0~15 共 16 个等级的 CQI,并上报。eNB 根据不同的 CQI 等级选择最有效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CS 和调制方式确定后,编码效率就确定了。下图是目标 BLER 为 10%情况下的等效 SINR 和 CQI、调制方式、编码效率的对应关系: TM➢模式传输模式是针对单个终端的,同小区不同终端可以有不同传输模式。eNB 自行决定某一时刻对某一终端采纳什么传输模式,并通过 RRC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