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发电厂空冷技术 第2.1节 空冷技术概述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火力发电厂中的大容量高参数汽轮发电机组不断增加。这些机组在燃用大量煤炭的同时,也耗用大量水资源。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建设规模,规划布局本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但由于受到煤和水资源的制约而不能合理安排。在富煤地区,往往由于缺水而不能就地兴建电厂,因此丰富的煤炭资源不能尽早开发与利用,这在宏观经济上无疑是极大的损失。发电厂汽轮机凝汽设备系统采用的空气冷却系统(简称发电厂空冷系统),就是为解决在“富煤缺水”地区或干旱地区建设火力发电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发电厂空冷技术从提出到现在,约有 50年的历史,并在国际上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出现单机容量686MW的空冷机组。在干旱地区,空冷机组发展极为迅速,并出现了多种类型,如直接空冷,间接空冷,干湿联合冷却机组等。发电厂空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发电厂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国内的空冷技术研究工作始于60年代中期,而大容量空冷机组的建设只是近几年的事。山西省第二发电厂的两台 200MW空冷机组相继于1987年,1988年投产,两台机组均采用引进的匈牙利海勒式空冷系统,于国产汽轮机发电机组配合使用。投产以来,运行稳定,节水效果显著。据理论计算机实测结果,于同容量湿冷机组相比,空冷机组冷却系统本身可节水97%以上,全长性节水约65%。一般,1 m3 /s的水可建设1000MW湿冷机组,而建设1000MW空冷机组只需 0.35m3 /s的水。因此相同数量的水可建设的空冷机组规模比湿冷机组的规模达三倍,这充分显示了空冷技术节水的优越性及其推广使用的广口前景。 我国水资源相对贫乏。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人均占有水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于贫水国家之列,而且全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城市及地区相继出现生产与生活用水日益紧张的局面,水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我国的“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十分贫乏,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其年平均水产模数尚不足全国平均数的1/3。水资源的贫乏增加了将丰富的煤炭就地转化成为电力的困难,采用空冷机组正式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 第2.2节 空冷技术发展简介 2. 1.1技术简介 兴建大容量火力发电厂需要充足的冷却水源,而在缺水地区兴建大容量火力发电厂,就需要采用新的冷却方式来排除废热。 发电厂采用翅片管式的空冷散热器,直接或间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