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 健康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与学科简史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即3 是人的异常心理行为。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具体说,它要研究如何定义变态心理,它是如何发生的,它自身有那些种类,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那些性质和特点,它有那些具体表现形式,它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它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等等。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公元前400 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心理是脑的功能” 这一判断的雏型。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三)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心理的正面,即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其正面的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 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 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是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心理活动的上述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一)统计学角度(二)文化人类学角度 (三)社会学角度(四)精神医学角度 (五)、就认知心理学角度 三、标准化的区分 (一)医学标准 (二)统计学标准 (三)内省经验标准 (四)社会适应标准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一)感觉障碍 1 、感觉过敏 2 、感觉减退 3 、内感性不适 (二)知觉障碍 1 、错觉 2 、幻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