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质押担保业务的操作流程及每一步的重点和法律依据: (1):客户提出贷款担保申请(《物权法》第223条第六项明确了 在应收账款上可以设立质权); (2):我方应对客户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调查(需要强化贷前调查: 不仅要调查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信状况,还要核查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信与实力;不仅要核实应收账款是否存在,审核应收账款能否转让和质押,还要审视合同价款是否正常与合理,以确保应收账款出质价格未被虚高;不仅要了解出质人、应收账款债务人的资产负债状况,还要关注出质人对销售、资金回笼的管理措施); (3):审查和确定合格的应收账款;合格的应收账款应该具有以下 特征:1:可转让性,即用于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必须是依照法律和当事人约定允许转让的; 2:特定性,亦即用于设立质押的应收账款的有关要素,包括金额、期限、支付方式、债务人的名称和地址、产生应收账款的基础合同、基础合同的履行程度等必须明确、具体和固定化。由于应收账款作为普通债权没有物化的书面记载来固定化作为权利凭证,质权人对于质物主张质权的依据主要依靠上述要素来予以明确。为此,各承认应收账款质押国家的立法,都对质押合同关于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的描述,作出尽可能详尽的要求,否则在面临诉讼时,就可能得 不到法院的支持; 3:时效性,即用于设定质押的应收账款债权必须尚未超过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超过,便意味着债权人的债权从法律权利已蜕变为一种自然权利。因此,从保护质权人利益角度出发,在选取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时应确保该应收账款债权尚未超过诉讼时效;另外,在融资期限内也要对应收账款债权的时效予以充分关注。 (注:常见不易被接受出质的应收账款有:账龄超过90天的应收账款;企业集团内部和关联企业应收账款;提前开票或已开票未发货的应收账款;虚构的应收账款;对消的应收账款;境外的应收账款。) (4):确定融资额度;合理确定贷款质押担保率贷款担保率是指担保贷款额与担保物价值的比率。确定一个合理的贷款担保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应收账款的贷款质押担保率通常取决于应收账款的性质和质量,一般应为60%—80%。而应收账款质量又主要取决于应收账款债务人的信用等级,债务人中财务稳健、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数量越多,应收账款的质量越高。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应收账款的集中度,集中度越高,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差,风险越大。对集中度较高的企业发放贷款时,质押担保率不应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