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篇讲座--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txt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爱情是灯,友情是影子。灯灭时,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影子。朋友,是在最后可以给你力量的人。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 宁可 吏治,指古代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吏管理和统治民众的方式和治绩。放宽一些,它 涉及到官吏的教育、选拔、任免、考核、监察和奖惩等诸多方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吏 治也就是治吏,或者叫吏政。 官吏、官或吏,是各级官员的通称。但古代官和吏亦各有专门的涵义。官,一般指 有品级的、地位较高的官员,低的无品级的如书办等则称为吏。吏在中国古代官僚体 制中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多而杂,问题也多。官多是读书人出身,读的是儒家的经 书,很多实用的东西没有学,也不大清楚;官是个特权阶层,高高在上,不熟悉下情,具 体的政务不大会管,也不怎么想管,具体的事都由吏去办;官又往往有一定的任期和 升降调动,而吏则在本部门常年办事,熟悉事务和各种关系。所以,吏在官僚体制中很 重要,甚至可以操纵政事,问题最多,也最难管理,吏治的败坏,他们往往起着很大的 作用。在这里,我们把官和吏共同的问题放在一起讲,至于属于吏的一些特殊问题,先 不涉及。 官分文武,这里只讲到文官,武官的一些特殊问题,也先不涉及。 一、中国古代吏治的概况 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吏治,乃至“治吏”重于“治民 ”,韩非子甚至主张“治吏 不治民”,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所决定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大特点。战国秦汉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 基础是地主经济。地主占有土地,分租给农民,收取地租,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剥削关 系。地主比较分散,作为单个的地主,在政治上直接统治农民是比较困难的,不够强 的。不像欧洲中世纪的领主那样,他们有自己的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等。因 此,地主阶级的政治权力集中到他们的总代表皇帝那里。皇权是最高的、惟一的、绝对 的。但皇帝不可能直接统治和管理民众,而是要靠各级官吏来管理和统治。就像一个金 字塔式的网络,顶尖上是皇帝,下边是各级政府和官吏,底层是民众。官僚的权力是皇 帝给的,官僚对皇帝负责。这种权力很大,几乎是事无不统,例如户籍制度之严密是世 界历史上仅见的,强制性极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其他古代国家也有,像古代埃及、波 斯、拜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