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概念题 1)铸铁:含碳量大于2.14%或者组织中具有共晶组织的铁碳合金。 2)铁碳双重相图:Fe-Fe3C介稳定系相图与Fe-C(石墨)稳定系相图相结合的双重相图。 3)分配系数: 4)偏析系数: 5)珠光体领域:每个珠光体团由多个结构单元组成,每个结构单元中片层基本平行。每个结构单元称作一个珠光体领域。 2.简答题 1)普通灰铸铁,除铁外还还有哪些元素? C、Si、Mn、S、P。 2)介稳定与稳定相图的共晶共析点差异。 共晶点: Fe-Fe3C 1147℃ 4.3%(介稳定) Fe-C 1153℃ 4.26%(稳定) 共析点:Fe-Fe3C 727℃ 0.77% Fe-C 736℃ 0.69% 3)含Si量对稳定系相图的影响。 Si增加,共晶点和共析点含碳量减少,温度增加。 硅的加入使相图上出现了共晶和共析转变的三相共存区。 Si越多,奥氏体加石墨的共晶温度高出奥氏体加渗碳体的温度也越多。 硅量的增加,缩小了相图上的奥氏体区。 4)说明碳当量、共晶度的定义、意义,如何使用碳当量、共晶度确定铸铁的组织。 元素对共晶点实际碳量的影响,将这些元素的量折算成碳量的增减,叫做碳当量CE。 CE>4.26%为过共晶成分 CE=4.26%为共晶成分; CE<4.26%亚共晶成分。 铸铁的实际含碳量和共晶点的实际含碳量的比值,叫做共晶度 SC。 SC >1为过共晶;SC =1为共晶;SC <1为亚共晶成分。 5)按石墨形态铸铁分为哪几种,做出各种石墨形态的示意图? 灰铸铁(片状) 球墨铸铁 蠕墨铸铁 团絮状石墨铸铁(可锻铸铁) 6)形成球状石墨的两个必要条件。 铁液凝固时必须有较大的过冷度和较大的铁液与石墨的界面张力。 第二章 一、概念题 1.灰口铸铁:通常是指断面呈灰色,其中的碳的主要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 2.孕育处理:铁液浇注以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向铁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孕育剂以改变铁液的凝固过程,改善铸态组织,从而达到提高性能为目的的处理方法。 3.铸铁的遗传性:更换炉料后,铸铁的主要成分不变,但组织发生明显变化,炉料与铸件组织之间的这种关系成为铸铁的遗传性。 二、简答题 1.灰铸铁的室温组织? 由金属基体和片状石墨所组成。主要的金属基体形式有珠光体、铁素体及珠光体加铁素体三种。 2.基体组织相同时,为什么灰铁的强度比碳钢低? 由于灰铁中石墨的存在。石墨几乎没有强度,又因为片端好像是存在于铸铁中的裂口。 3.哪些因素影响灰铸铁的强度性能? 1)珠光体的数量和分散度 2)片状石墨的分布形态 3)非金属夹杂物 4.灰铸铁的性能特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