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回:国经上(注:名词解释考虑简答和论述中的抽取)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H: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国际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研究等。 2、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由英国经济学家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 H:既世界各国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的规模、形式内容以及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或水平决定的。理解国际分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分工的类型有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种;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形式与内容。 5、贸易乘数 H(2003):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民经济成倍增加,这种贸易促进增长的倍数关系即为对外贸易乘数,对外贸易乘数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描述了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 6、边际进口倾向 H: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中公式中用 m 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7、流动借贷 H: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流动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 8、固定借贷 H: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固定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对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