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螺旋式”小学生品格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结 题 报 告 安丘市实验小学 徐军民 沈秀珍 郑晓辉 2013.12.8 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品格教育是近十年来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日益加以重视的一种教育研究取向。品格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德不能仅仅是教,还要通过表现美德的行为来形成习惯。17 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倡教育要促进品格的发展。英国哲学家缪勒把这一论题继续到19 世纪,他提出“发展品格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斯宾塞认为“教育要达到形成品格的目标”。 20 世纪初,宗教教育哲学家马丁 - 布贝尔在 《 品格教育 》 中明确提出品格教育的主张,并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他坚信,人的品格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预示了品格塑造教育的可行性。20 世纪早期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把品格教育看作是教育的中心使命。20 世纪90 年代,品格教育成为北 美地 区 道 德心理 学研究的主流 ,强 调 “品格由 三 个 互 相 联 系 的部 分 组 成: 道 德认知 、道 德体 验 和道 德行为,此 三 者 构 成道 德上的完 整 性。”在美国的中小 学教育,经 历 着 并继续发展着 称 为“品格教育”的运 动 (Character Edu cation Mov ement) ,与 我 国的素 质教育遥 相 呼 应 ,给 世界 性的学校 教育改 革 运 动 提供 有益的启 示所 以实施 品格教育势 在必 行。 (一)课题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 当 今 社会经 济 发展,人的本质力 量 获 得 解放 ,然而 “物 质主义”横 行,经 济 繁 荣 而 社会公 德意识 淡 薄 。随 着 现代社会结 构 和价值的多元 化 、多样 化 ,“道 德相 对 主义”比 较 凸 显 ,“怎么 都 行”成为一种口 号 ,我 们 看到了一种“去 道 德化 现象 ”,并目睹 由 此 引 起的一系 列 的社会问题。在目前 全 球 化 、多元 化 的背景之 下,世界 各 国的人们 越 发表现出对 普 遍 伦 理 的祈 求 。作为传 递 人类 基 本价值观 的品格教育则 成为当 今 教育改 革 的必 然选 择 。通过“品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 学生 的整 体 素 质水 平 ,提升 学生 的人生 智 慧 与 境界 ,让 学生 从 小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