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接待中的座次礼仪 一 、 判 断 座 次 尊 卑 的 基 本 原 则 前 排 为 上 , 后 排 为 下 ;中 间 为 上 , 两 边 为 下 ; 面 门 为 上 , 背门 为 下 ; 尊 左 or 尊 右 ? 按 照 国 际 惯 例 , “以 右 为 尊 ” 是 普 遍 适 用 的 次 序 原 则 。 在 我国 , 从 古 至 今 , “尊 左 ” 还 是 “尊 右 ” 不 是 一 成 不 变 的 , 有 年 代和 地 域 的 区 别 , 至 今 仍 存 在 争 议 。 《 史 记 ·廉 颇 蔺 相 如 列 传 》 : “以 相 如 功 大 , 拜 为 上 卿 , 位 在廉 颇 之 右 。” 秦 国 的 爵 制 分 为 二 十 等 , 其 中 第 十 等 是 左 庶 长 , 第十 一 等 是 右 庶 长 , 第 十 二 等 是 左 更 , 第 十 四 等 是 右 更 , 第 二 十 等是 彻 侯 , 爵 位 最 高 。 可 见 秦 、 赵 以 右 为 尊 。 《 左 传 ·桓 公 八 年 》 : “楚 人 上 左 ”。《 信 陵 君 窃 符 救 赵 》 : “公子 从 车 骑 , 虚 左 , 自 迎 夷 门 侯 生 。” 因 此 成 语 有 “虚 左 以 待 ”, 表示 对 某 人 的 尊 敬 。 可 见 楚 、 魏 以 左 为 尊 。 由 此 可 见 , 即 使 同 处 春 秋 战 国 时 代 , 不 同 的 地 域 “尊 左 ” 和“尊 右 ” 的 习 惯 是 不 同 的 。 到 了 汉 朝 , 以 右 为 尊 。《 史 记 ·田 叔 列 传 》 : “上 尽 召 见 , 与语 , 汉 廷 臣 毋 能 出 其 右 者 。 ” ( 成 语 “无 出 其 右 ” 出 处 ) 唐 、 宋 、 元 、 明 、 清 各 朝 代 “尊 左 ” 或 “尊 右 ” 也 不 尽 相 同 ,处 于 不 断 变 化 之 中 。 目 前 , 中 国 政 府 的 惯 例 是 : 在 召 开 内 部 大 型 政 务 会 议 ( 如 全国 “两会 ”)时, 以左为尊;在 涉外活动中 , 则遵循国 际惯 例 ,以右为尊。 因此, 在 安排座次时, 不能简单的 “尊左”或“尊右”, 要看活动的 性质, 政 务 会 议 、 国 企 内 部 的 大 型 会 议 , 一 般 仍 然 遵 守“以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