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课文分析《鹿和狼的故事》以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这一客观规律.本课的写作思路是先叙述具体事例,再分析一事例产生严重后果的原因,最后从教训中概括出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文章故事浅显、道理深刻,是引导学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进行人文熏陶的好教材。学情分析学生要理解故事不难,难的是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维护生态平衡去保护环境。因此需要引导学生用各种学习技能去体验文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难点:领悟作者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本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目的是让我们树立“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转化为日常行为。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让我们懂得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我们不能把地球上的资源挥霍一空而后移居到其他星球,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在地球上生活着所有物种也都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是就有那么一种动物总是让人痛恨,“狡猾”“凶残”成了它的代名词。它就是——狼。(谁来说说自己对狼的认识?)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鹿和狼的故事》。学习后,你可能对狼有一些新的认识。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鹿和狼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带着好奇、疑问的语气去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字音凯巴伯狩猎雇请一命呜呼宠儿难逃厄运锐减苟延残喘控制面目全非罪魁祸首相悖乃至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________________(什么时间),________________(什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因)_________________(谁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20世纪中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生机勃勃,四千只鹿出没林间,狼是鹿的大敌,美国罗斯福总统决定由政府雇猎人去消灭狼,森林中的鹿成了宠儿,大量繁殖,十万只鹿开始啃食树皮,植被。结果森林中的植被吃光了,鹿大量死亡,疾病流行,枯黄的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三、质疑问难(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困难,简单易懂的可采取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涉及到本课的重难点的问题顺次导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四、合作探究(一)当你独立学习有困难时,怎么办呢?(小组合作),对,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1.罗期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捕杀狼前捕杀狼后森林鹿(二)分组交流讨论。(三)汇报反馈。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概括地说他采取了两项措施:①设立凯巴伯森林为狩猎保护区。②雇请猎人捕杀狼。这项决定的结果是①狼等野兽被猎杀得很多。经过25年的猎杀,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动物(豹子等)也被猎杀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说明猎杀的时间长,狼几乎灭绝。)②同时,鹿过着幸福的生活。在这个“自由的王国”中,它们自由地生长繁育,自由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假如你是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鹿,相遇后你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朗读第4小节)③植被被大量破坏,鹿群数量急剧下降,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鹿毁灭了森林,你从哪个语句读出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指导朗读第3小节)④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鹿死的原因:饥饿、疾病。假如你是凯巴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