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一般网络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状况->1、人际关系障碍在网络世界中,一-切都是在虚拟状态下进行的,人们面前只是一台连接了网络这个人空间的冰冷机器,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一人交流变成了人一-机交流。加上网上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2、人格障碍由于网络社会人际交往匿名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以各种虚拟身份出现,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还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截然相反的虑拟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皮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3、情感障碍大学生的情绪、情感极为丰富、强烈,也比较敏感和复杂,这一时期也正是大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只有良好的人际互动才能完善和发展自我。但在网络世界里,他们体会的只有单调的键盘、枯燥的文字,无法感受到正常的喜怒哀乐,这也满足不了大学生丰富情感的需要。焦虑孤独->4、认知障碍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扑面而来的信息会使他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易造成信息超载形成思维模式的非清晰状态,长期下去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流于肤浅,认知能力,感受性逐渐降低,从而造成认知的钝化。->5、网络成瘾症电脑空间上的新鲜事物每分每秒都在增加,这对于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青少年对网络的极度迷恋,严重的会导致“互联网络成瘾症”。其表现有: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总认为上网时间不够而不断增加上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下网后就会急躁不安,感觉不快,变得不愿参与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往。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压力是产生网络心理问题的根源大学生的年龄段通常处于 18-23 周岁之间,在这个阶段的年轻人随着生理的成熟,自我的成人感也在加强,渴望扮演成人的角色,获得社会的肯定评价,体会人生的意义。->(二)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系统--->1、家庭环境有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有无网络心理问题与他们的父母所进行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方面无明显差异,而在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定等方面则达到极其显著和非常显著的水平。有网络心理问题的学生,其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家长对子女的行为过度干涉;子女有过错时严厉惩罚;看不到子女的优点,一味拒绝否定子女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