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公报》(1902-1911)反缠足中的舆论传播策略分析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亚文化现象,如女性的缠足、宝钗、小脚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卑视。其中,缠足现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几百年。缠足不仅会导致女性长期处于痛苦的状态,而且会对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自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缠足问题逐渐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一些报纸、杂志纷纷发表了有关缠足的文章,探讨亚文化的消亡之路。《大公报》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民间出版机构之一,自 1902 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民主、科学与文化的推广。《大公报》在其创刊之初即开始反对女性缠足问题,通过发表文化与教育类的文章,向公众普及知识,唤起人们对于缠足问题的警觉性和共同责备这种凌辱女性的行为。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大公报》反对缠足问题的舆论传播策略,以了解其在民间文化沟通中发挥的作用。二、讨论对象讨论对象为《大公报》(1902-1911)在反缠足问题时期内发表的有关文章。三、讨论方法本文主要实行文献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查阅《大公报》有关缠足问题的文章,分析其表达方式、内容、语言风格、表述方式等,以探究其反对缠足问题的舆论传播策略及其对民间文化的影响。四、预期讨论结果通过讨论《大公报》在反缠足问题的舆论传播策略,可以了解其在当时时期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如何反对缠足现象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我们认识中国文化进展历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