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根据教育部规定,自2006年起,《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成为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必修课改为必选课程(《形势与政策》成为必修课)之一,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必考科目之一(2006年之前为文科必修课程)。《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对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国际格局进行宏观概括和综合分析,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俄罗斯等转型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进行分类介绍和重点分析,对当代中国外交进行重点分析和全面了解。【2】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认识世界,系统了解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趋势、基本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主要国际力量——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和中国在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对外战略中的发展变化,客观总结世界主要行为主体兴衰存亡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视野、增强国际意识,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附后)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紧密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综合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章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方式,满足将要考研学生的要求。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使用教材(参考):1.李景志林甦主编、刘丽云罗天虹副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5版。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全国普通高校“两课”示范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二)教学参考书:1.陶季侃、姜春明:《世界经济概论》(第四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宋新宁,陈岳:《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戴德铮:《当代世界格局与国际关系》,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陈乐民:《战后西欧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7.林代昭:《战后中日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七十年》(1-5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10.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1.方柏华:《国际关系格局——理论与现实》,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2.万福春,张学斌:《西方外交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3.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4.李淑珍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成果、“两课”立体化教材系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管文虎主编,邓淑华、陈德民副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案例分析——“两课”立体化教材系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五、实验实践教学联系实际,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当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六、课外训练及自学指导自行编写课外习题,供学生平时练习与复习考试所用。七、考试考核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采取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总成绩为100分。平时成绩由作业和考勤两部分组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上课情况,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由客观试题组成,包括简答题、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等,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70%,采用人工阅卷方式。目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