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练习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释翻译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4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6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7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9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记述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表现出邹忌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实事求是,头脑冷静,善于观察、思考。反映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也反映出齐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君主。他深知收买人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意见,对于邹忌的讽谏,他闻过则喜,并立马付诸行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根据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2).理清结构层次: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第三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体现了邹忌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第三、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2(1)邹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如何塑造邹忌这一形象的?英俊、明智、精心、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叙事中塑造人物,对话中刻画人物。(2)结合课文分析齐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齐王是一个为了修明政治,善于开言路,从谏如流,行动果断的君王(3)本文中邹忌和齐威王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示例)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或说: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邹忌:①有勇气;②说话讲究技巧;③忠诚;④有自知之明等。齐王:①胸怀宽广;②虚心纳谏;③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3(1)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另外,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认点。(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3.)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①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发现不足;②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