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证与维权》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取证与维权课程编号B英文名称EvidenceInvestigationandSafeguardLegalRights课程类型通识课总学时32课内学时32课外学时0实验学时0学分2先修课程无适用对象全校各专业开课学院刑事司法学院课程简介《取证与维权》是一门综合应用性的法学实务课程,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如何调查收集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已成为证据裁判主义背景下庭审讨论的热点与难点。因此取证与维权这门课将结合大量贴近社会生活的案例,从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证据资格、证据法定形式、证明标准与责任、取证主体、取证思维与谋略、取证技术与方法以及证据的审查判断及维权等方面进行讲解与传授,使学生了解取证的方法与手段,理解证据收集的程序、主体、形式的合法,熟练掌握取证的法律知识、法庭科学知识以及取证的实务技能,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去取证,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及民主权利。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为通识课,在全校各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证据调查的法律知识、法庭科学知识以及调查的实务技能,理解证据资格与证明力熟练掌握证据调查的理论知识与调查技能。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能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去取证,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及民主权利。三、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32课时分配如下周次教学内容讲课实验实践课时合计1-2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223-4证据的资格445-6证据的法定形式227-9证明标准与责任6610取证主体2211-12取证思维与谋略2613-14取证技术与方法44815-16证据的审查判断22小计28432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证据制度历史演变的背景。2、理解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及自由心证制度的基本含义。3、掌握它们各自阶段的作用与不足。本章主要内容:系统阐述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及自由心证制度本章重点、难点:证据裁判主义、法定证据制度与电脑审案的关系本章参考文献:1.刘建华著:《取证与维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2.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3.刘品新著:《网络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章思考题:1.为什么证据裁判主义是相对合理的?2.如何理解知情陪审团转化不知情陪审团?第一节以神证为主的神示证据制度一、神誓法与神判法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起缘与评价第二节以人证为主的法定证据制度一、纠问式诉讼与证据制度二、法定证据制度的起缘与评价第三节以物证为主的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一、自由心证制度的内容二、自由心证制度起缘与评价第二章证据的资格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证据的基本概念。2、理解证据的三性3、熟练掌握证据理论分类;本章主要内容理解证据的三性,熟练掌握证据理论分类。本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都是证据三性及证据理论分类。本章参考文献:1.刘建华著:《取证与维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2.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3.刘品新著:《网络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章思考题:1证据三性分别指什么?2.如何理解证据的理论分类?第一节证据的资格与分类一、证据的概念二、证据的三性第二节证据分类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三、原生证据和生证据四、本证和反证五、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第三章证据的法定形式本章教学目的1、了解证据法定规定形式2、理解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八大类证据特点本章主要内容了解证据的法定形式及特点。本章重点、难点:理解电子数据与视听资料的关系,书证与书面形式的区别。本章参考文献:1.刘建华著:《取证与维权》,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第1版。2.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3.刘品新著:《网络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本章思考题:1.证据法定形式有有哪些?2.证据八大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3.证据理论分类与法定形式的区别在哪里?第一节、物证第二节、书证第三节、证人证言第四节、被告供述与辩解第五节、受害人陈述第六节、鉴定意见第七节、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第八节、勘查笔录、检查、辨认笔录及侦查实验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