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完成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行为和ERP 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与意义视空间工作记忆是指在处理视觉信息时同时进行操纵、更新和维持信息的过程。因此,它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信息,例如图像、空间布局、物体位置等。此外,视空间工作记忆在儿童的学习和认知进展中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讨论个体在完成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认知方式,对于我们更深化地了解人类认知机制、推动教育智力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前的讨论主要关注于认知方式对于行为表现的影响,如反应时间和精准性等,然而,我们对于认知方式对于诱发的电生理反应(即 ERP)的影响还了解甚少。通过讨论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 ERP 反应,我们能够查明认知加工方向与认知负荷在 ERP 响应中的效应,从而对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认知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此背景下,本讨论旨在探究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完成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行为和 ERP 的差异。二、讨论问题及假设本讨论主要探究以下问题:1. 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有无差异?2. 不同认知方式的个体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的 ERP 反应差异是否存在?假设:1. 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与全局认知方式相比,局部认知方式的个体表现出更好的行为表现。 2. 在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中,与全局认知方式相比,局部认知方式的个体在ERP 反应中表现出更强的 P3 成分。三、讨论方法与设计本讨论采纳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对目标群体进行测试和分析。具体实验程序如下:1.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猎取参加者日常生活中的认知方式。2. 实验:(1)实验参加者:对于本次实验将采纳大学生作为讨论对象,保证讨论群体具有高等教育、成年人智力水平的特点。(2)实验安排:本次实验采纳二元选择式视空间工作记忆范式,随机将目标视觉信息呈现在左、右两个区域。并且要求实验对象根据呈现信息在右侧区域进行匹配,任务持续时间为 2000ms。在此过程中对参加者进行行为和 ERP 记录。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实验流程:根据以下流程进行实验:1. 实验前,向参加者解释实验程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 测量参加者视力和听力情况,排除讨论因素的外在影响;3. 进行行为和 ERP 记录;4. 实验结束后,向参加者解释实验程序,问卷调查,对实验参加者进行感谢和给予适当补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