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翻译绘画类比的演进和理论依据的开题报告中国翻译从之前的简单“翻译”到现在的更加注重文化、语言与传达的全方位综合表达,进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理论和方法。在绘画类比方面,中国翻译的进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文化和言语单向传达阶段在翻译刚刚出现时,主要是简单的文化和语言的直接转换。这个时期的翻译者主要是想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意思和语言形式,通常没有太多的自己的表达和想法。就像早期的绘画一样,画家们主要是在画面上描绘对象的形式,不会去考虑其内在的含义和价值。二、文化和言语双向传达阶段跟着翻译工作的深化,人们发现单纯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和意思有时候并不够。因为每个文化和语言之间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异,假如只是简单在两个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单向的传达,是很难完全达到沟通的效果的。在这个阶段,翻译人员已经开始思考如何通过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共通点来进行表达。这时候,绘画也有类似的进展:画家们开始追求在画面上呈现出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去探究画作背后的内涵。三、翻译与绘画的全方位集成阶段在这个阶段,翻译者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传达信息了。他们开始想尽办法去表达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并试图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行弥合。这需要翻译者对两种文化和语言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能真正达到意思的双向传达和文化的和谐沟通。类比的话,这样的翻译工作就好比一张画面所汇聚的所有要素—香气、声音、色彩、触感等等—在画家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完美地表现。翻译与绘画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深化理解内在的含义和价值。翻译员和画家们都是在进行一次文化和思想的沟通,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去传达内在的理解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