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讨论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作为社会科学中的一个热门讨论领域,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分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现象之一。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环境中认同自我,成为一个文化主体,是当下社会文化讨论领域亟需探究的问题。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是讨论该问题的关键所在。经过深化探讨,本文将选择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作为讨论主题,探究在当代文化背景下,个体如何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认同下成为良好的文化主体,进而为当代政治进展和社会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二、讨论问题和讨论目的2.1 讨论问题(1)主流意识形态是什么,怎样解释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2)如何理解认同、文化主体性等关键性概念;(3)在主流意识形态下,文化主体性会怎样形成;(4)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对当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价值。2.2 讨论目的(1)全面解析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并思考不同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2)阐述意识形态认同和文化主体性的概念,剖析认同和文化主体性之间的关系;(3)系统剖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形成机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4)评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对当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价值。三、讨论内容和讨论方法3.1 讨论内容(1)主流意识形态的概念和内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认同和文化主体性的含义和关系;(3)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的形成机制;(4)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对当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价值。3.2 讨论方法本讨论拟采纳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讨论方法,建立分析框架,梳理相关理论,厘清相关概念,收集实证数据,实施案例讨论和问卷调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逐步深化推动讨论工作。四、预期成果(1)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形成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化讨论,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2)综合分析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对当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和价值;(3)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意见,以提升意识形态认同的文化主体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