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教材分析本内容选自广州市教育局教学讨论室2024年新编的《信息技术》初中第一册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中第3 节《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中的第二小节。二进制是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计算机理论知识中的最基本的原理,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及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原教材以一小节的篇幅介绍二进制,只解答了计算机为什么要采纳二进制,语焉不详,内容也相对抽象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有鉴于此,笔者单独以一课时的时间介绍这一相关知识。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一的学生。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于二进制的工作原理不一定能够直观地理解,所以,笔者在教学设计中,以活动为主线,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体悟二进制的妙用。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化,认识计算机表示字符的原理,认识计算机描述图片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活动体会到计算机对字符的表示方法,通过设计图形编码了解计算机对图像的表示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了解二进制原理在计算机中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其创新思考的乐趣。四、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教学难点:二进制对字符的表示五、教学手段讲授法、游戏法六、教学实施过程七、教学反思笔者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曾经反复思考,根据计算思维的理论,应该怎样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变成普适的知识。计算机的发明和不断改进,以及层出不尽的应用,都凝聚了前辈的智慧,不少伟大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在为其添砖加瓦,不妨说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但我们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或者说计算机理论知识时,更多只停留在应用层面,或者只讲解现成的构架,没有将发明过程中的艰难问题提出来,没有将计算机科学家如何柳暗花明巧妙化解难题的智慧表现出来。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才会沦为一种工具的教育,缺乏灵性和活力。笔者在设计本教案之前,也曾根据教材结构上过一节课,试想,将计算机工作原理浓缩一节课,但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几个概念,对真正的原理并无深刻认识。而且,因为概念的抽象性,学生兴趣不高,更不能积极思考。于是,笔者借鉴《不插电的计算机科学》一书,单独抽离其中的一个知识点,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成半游戏型的教学方式。虽然讲的是二进制,但又不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