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案例8: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VIP免费

教学案例8: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_第1页
1/1
教学案例8: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案例呈现】王福昌,男,汉族,1915年12月生,中共党员,总参军训部北京第八干休所离休干部。百岁抗战老兵王福昌出生在穷苦人家,参加过抗日、解放、抗美援朝等战争,经历了百团大战、白晋铁路破袭战、延安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三下江南”等战役战斗,立下赫赫战功,百团大战中荣立二等功1次。在东北“三下江南”战役的一次歼灭战中,王福昌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潜伏一昼夜,左踝关节被严重冻伤,截去了左下肢,被定为二等甲级伤残军人。新中国成立后,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这样一位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立有功勋的老战士,在和平年代依然壮心不已、奉献不止。在他写给党组织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受党教育培养76年,目睹了祖国的日益强盛,如今年龄大了,不能为党工作了,只能以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支援国家和军队建设。”作为一名副军职领导干部,王福昌平时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吃的是粗茶淡饭,常年穿的是上世纪70年代老伴裁剪的涤卡上装,家具都是80年代退休时买的,有的还是子女家里淘汰的。作为一名立有战功的伤残军人,王福昌宁可被老旧的假肢磨得受伤出血,也坚决不同意组织上为他花钱换新的。但对国家和军队建设、公益事业却十分“慷慨”,先后6次为中国航天基金会捐款达40万元;交纳特殊党费15.5万元;支援河南省太康县马头镇抗旱救灾捐资5万元;为家乡希望工程捐款6万元;为汶川大地震捐出2万余元……总计69万余元,这些钱都是王福昌老人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攒起来的。2014年,他又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我能活到建军90周年和建党100周年,还要将余下来的生活费全部捐献给党和军队。”2015年王福昌老人有一个心愿,他要在自己100岁这一年以特殊的方式庆祝抗战70周年,他的目标是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捐款10万元,当钱款终于凑齐了,然而就在捐款仪式举行的前一天,王福昌老人却不幸摔成重伤。他是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中收到的捐款证书。(资料来源:中国文明网,2015年6月23日)【案例点评】无论是战争年代舍生忘死、保家卫国,还是和平年代严于律己、助人为乐,在王福昌老人身上,人们能看到一种信仰,那就是对国家、对人民披肝沥胆、竭尽忠诚。“我这辈子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儿女留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王福昌老人的做人原则,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的高尚革命道德的体现,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学习和弘扬的榜样。【教学建议】第一,本案例可用于第二节第二目“发扬中国革命道德”的教学,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于律己、助人为乐的革命道德。第二,本案例播放视频效果更好。看完视频后,组织学生讨论“是什么让王福昌老人做出这样的人生选择?”启发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革命者,以自己的行动成为率先践履革命道德的典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案例8:全国道德模范王福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