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3 单病种质量指标【概述】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可以进行纵向(医院内部)和横向(医院之间)比较,采用在诊断、治疗、转归方面具有共性,某些医疗质量指征是具有统计学特性的指标,可用来进行质量管理评价。病种的选择原则:根据我国人群发病和患病情况、危害程度,对医疗资源消耗情况。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常见与多发疾病的诊疗过程(核心)质量。可以用作考核医院总体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管理状况。单病种过程质量指标的选择:以国内、外权威的指南为依托,专家具有共识。选择具有循证医学结论—— 经多中心、大样本论证推荐的 1 类 A、B 级指标为重点的核心质量为指标。参考国际上目前在使用的核心质量指标。邀请本专业权威专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讨论,并在医院实地临床试用与验证。对于每个病种的每一项指标的设臵理由、指标类型、表达方面、信息采集范围、分子与分母、排除病例、信息分析流程图等内容,可详见《单病种质量管理手册》(2.0 版 2010 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以下仅是指标设臵理由的简述。【监测指标】(一)急性心肌梗死(ICD-10 I21.0-I21.3,I21.4,I21.9)AMI-1 到达医院后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者应给予氯吡格雷)的时间☆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的环氧化酶使凝血烷 A2 (血栓素 A2,TXA2)合成减少,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AMI-2 到达医院后首次心功能评价的时间与结果☆AMI-2.1 左心室功能评价:在病历记录中患者入院 24 小时内、出院前均有左(右)心 室功能评估。包括 X 线胸片与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内径和射血分数(LVEF),并说明左(右)心室功能障碍程度。AMI-2.2 危险评分:STEMI 危险评分方法。AMI-3 实施再灌注治疗(仅适用于 EMIST)☆再灌注治疗适应证:仅限于心电图(ECG )有 ST 段抬高或左束支阻滞(LBBB )的 AMI患者。AMI-3.1 到院后实施溶栓治疗的时间(有适应证,无禁忌证)来医院(急诊室)至溶栓的时间在(door-to-needletime<30’)30 分钟以内。AMI-3.2 需要急诊 PCI 患者,但本院无条件实施时,转院的时间确保患者能获得规范的诊疗服务。AMI-4 到达医院后使用首剂 β-受体阻滞剂(有适应证,无禁忌证者)的时间☆β 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体循环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来减少心肌耗氧量,对改善缺血区的氧供需失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急性期病死率有肯定的疗效。未使用者,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