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综采工作面供电方案 矿 长: 总 工: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生产副总: 安全副总:运输副总: 安 监 处: 调 度 室: 机 电 科:生 产 科: 自动化科: 运 输 科: 通 风 科:审 核: 编 制:电力科二〇〇八年一月1311 综采工作面供电方案一、地质概况1311 工作面开采煤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的 3#煤层,煤层结构简单,含两层夹矸,平均厚度为 6.89m。煤层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 3°~11°,平均倾角 7°。煤质为贫煤,容重 1.35 吨/m3,可采储量 22.75 万吨。1311 工作面切眼长度 135.7m(中—中),运巷长度 465m。工作面上层于 1998 年 2 月结束回采,工作面回采正常涌水量 20m3/h,最大涌水量 40 m3/h。二、工作面供电设备布置 1、设备布置方案论证从地质情况分析,1311 工作面具有以下特点,1311 工作面切眼比长度较短,运巷长度较短,运巷坡度比较大,上分层已经采过。通过讨论,一种布置方式为常规布置:即运巷转载机前 100 米安装电气列车,所有移变、开关、泵站布置在电气列车上。这种发生面临回采推进快,运巷走列车比较频繁。按照常规推进速度计算,每个圆班推进在 11 米左右,6-7 天走一次列车,12-14 天移一次绞车,这个由于运行长度比较短,移动 4 次列车就面临收尾。面临第二个问题,该工作面处于下山开采,运巷布置电气列车时需要下拉上拽两部绞车,电器列车重量比较重,必须选择大吨位绞车,大吨位绞车固定时,出现绞车安装占据空间比较大,宽度和长度直接影响电缆拖拉移动,移动一次电气列车将投入很大人力,加上顶板上分层为老空区,绞车固定不紧,运巷布置列车后,给安全产生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这种方式对于布置电气列车和移动电气列车安全来说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论证,另一种布置方式为运巷不安装电气列车。通过优化,将电气列车相关配套的设备进行分解,利用 1311 皮带机头宽帮处,运巷绕道,工具房等位置放置设备。这种方式,工作面的电气开关,乳化液泵站系统安装和回撤将一次到位,也就是初期安装好以后,收尾时设备不需要在移动了,这种布置方式还能适应快速回采,适合矿井采掘衔接。本方案就是按照后一种方式进行设计。设计时充分考虑低压长距离供电的电压损失,长距离控制设备的开停的可靠性,长距离供液系统的损耗带来的影响因素,结合 1309 低压长距离供电的经验实践,按照煤矿三大保护细则进行设计,以下为具体设计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