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伐战争学案VIP免费

北伐战争学案_第1页
1/4
北伐战争学案_第2页
2/4
北伐战争学案_第3页
3/4
北伐战争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重点: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难点:国共合作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自主预习】内容提要:1924年至1927年是北洋军阀势力走向末路和国民革命从兴起、发展到失败的历史时期。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是大革命高潮之一,它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但国民革命运动最终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及中共自身的不足而失败。知识点1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时间:年召开,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共产党员以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国民党一大:时间:年1月,地点:在召开。内容: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实际上确定了、、三大政策。意义:它的召开标志着的正式建立。黄埔军校:条件: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时间:年,地点:孙中山在创办。领导:兼任军校总理,任校长,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意义:它培养出大批和人才,为的建立和作了准备。知识点2北伐胜利进军开始:年,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总司令目的:推翻、、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战况:①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湖北战场上,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击溃敌军,连克和,攻占,主力被基本消灭。②之后,北伐军又在江西歼灭的主力。战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震动全国。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运动蓬勃发展。工人在的领导下,先后三次发动武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知识点3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革命失败: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的根本利益。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政变”,并在建立“国民政府”。7月,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失败原因:没有改变,没有完成任务。教训: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的重要性。全国统一:南京政府建立之后继续北伐,进至北京、天津一带。奉系军阀退往关外途中,被日本人炸死。1928年底,其子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史海沉钩]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虽然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最终失败,但仍具有其深远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人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这次运动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在运动中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也经受了一次革命洗礼,为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小结:在历史时间轴上写下相应的历史事件【知识网络】【合作探究】(交流要有记录,组长分配任务,组内交流:做到人人有事做。)探究一国共合作的原因1、阅读材料,思考国共两党合作的必要性?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共产国际国民党维护共和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失败经验教训:孙中山在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失败后,深深感到。中共领导工人运动(二七惨案)失败的经验教训: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2、国共两党为什么愿意相互合作呢?有没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依据材料寻找原因。(找关键信息)材料一:孙中山也知道“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要拯救它就需要新的血液,而当时最新的血液就是生机勃勃的共产党人。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党……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国民党:中共:外部力量:探究二:北伐节节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一: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合作,发动了1924~1927年的革命。……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这是两党结成了统一战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伐战争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