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心灵,放飞希望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家庭,努力塑造现代孩子的健康心理,完美人格,从而使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教学内容:1、文字导入,由专家统计出现代孩子多数表现出的心理问题。2、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3、调查原因:为什么孩子有时不听父母话。4、怎样打开心灵的窗户,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5、家长们互相交流讨论,明确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教学时间:60 分钟教学准备:1、调查、分析,找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2、根据教学内容和调查实际,有计划地写出面授教案。3、制作面授课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今,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更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学校的重视,但是很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身体锻练轻心理保健的误解。据专家统计现代的孩子多数表现有以下的心理问题:学校恐惧症、学习障碍、厌学、考试焦虑、吮咬手指、遗尿、偏食厌食、肥胖症、睡眠障碍、撒谎、口吃、多动症、攻击行为、社交退缩等。二、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1、心理健康是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个性重要性的认识。的确,2良好的个性是在生活道路上迈向成功的关键条件。2、心理健康是增强孩子社会适应性的重要条件。社会适应水平的高低,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集中反映。有些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很“听话”“顺从”,是家长、老师都是很喜欢的孩子,由于经常受到表扬和鼓励,所以心理比较脆弱,一旦地位改变或受到一些挫折常常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现象,这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3、心理健康是充分发挥孩子自身潜能、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条件。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是个性发展中的最高境界。典型例子:霍金和张海迪,他们面对身体严重残疾的巨大困难,靠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克服了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终于成了闻名天下的强者。三、调查孩子有时不听话的原因调查时间:2006 年 9 月 6 日调查对象:五、六年级全体学生调查内容:孩子有时不听父母话的原因调查方法:利用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调查结果:1、“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2、“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