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风险评价记录一、工作危害分析法(JHA)风险评价(一)工作危害分析法(JHA)简介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流程选定作业活动分解工作步骤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风险分析1.1 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于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1.2 作业步骤应按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办理作业证等不必作为步骤分析,可将其列入控制措施。1.3 作业步骤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描述怎么做。作业步骤的的划分应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并应与操作者一起讨论讨论,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进行分析。1.4 识别每一步骤可能发生的危害,对危害导致的事故生发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及严重性也应识别。识别现有安全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假如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就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1.5 假如作业流程长,作业步骤多,可按流程将作业活动分几大项。每一项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1.6 对采纳工作危害分析的评价单元,基每一个步骤均需判定风险等级,控制措施首先针对风险等级最高的步骤加以控制。1.7 频繁进行的类似作业,可事先制定标准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2 风险级判定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值(L×S=1—3)可接受的风险值(L×S=4—8)中等的风险值(L×S=9—12)重大的风险值(L×S=15—16)巨大的风险值(L×S=20—25 或 L、 S 单项为 5)风险评价表定期评审控制措施可能性 L严重性 S123451123452246810336912154481216205510152025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风险度(R)等级应实行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巨大风险(1 级)在实行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15-16重大风险(2 级)实行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9-12中等风险(3 级)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立即或近期整改4-8可接受风险(4级)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2 年内治理〈 4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5 级)无需采纳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推断准则等级标准5现场没有实行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常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