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育办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 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 以教师自 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 同 参 与,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和学校不 断 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 制。 4、以素 质 教育的三 个 维 度目标(知 识 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 、情 感 态 度价值 观 )的达 成为导向 ,变 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和学校的教学模 式 ,构 成教学相长、共 同 发展的新型 师生关系,引 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 励 学生研 究 性 学习与合作学习,大 力推 进综 合实践活 动 课程,大 力推 进信 息 技 术 在 教学中 的应用 ,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 新模 式 。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三、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 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 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