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湖小学绿色环境渗透教案段雪玲第四课时: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绿色环境教育教具准备:教科书第 19 页的例题 5 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 8 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 2 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 2 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 2 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 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 2 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 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 个小圆片,每个同学 2 个小圆片,可以分给 4 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 19 页的例题 5。仔细观察,你知道什么?(要把竹笋分给可爱的小熊,对啊!没有竹子,熊就饿死了,出示背景音乐:竹子开花,小熊饿死。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动物才能更好地生存)(1)教师:每 4 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 4 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 20 个竹笋,按每 4 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 4 个放一盘,也就是每 4 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 4 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4)指导算式的写法。① 竹笋的数量是 20 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 4 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 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 5 盘,5 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F4=5② 让学生说一说除法 20F4=5 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 20 个,每 4 个分一份,分成了 5 份)③ 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F4=5被除数除数商(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