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泳的一般原理,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技术。 (2) 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实验原理】 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物。 血清中含多种蛋白质,当在pH这8.6时,这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它们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带负电荷多少及颗粒大小不同,所以在同一电场,同一pH环境中涌动速度不同。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分子量小,等电点低,相同碱性 pH。 表 1 人血清中12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及分子量 蛋白质名称 等电点(pl) 分子量 清蛋白 α~球蛋白 β~球蛋白 γ~球蛋白 4.88 5.06 5.12 6.85-7.50 69000 α1—200000 α2—300000 90000—150000 156000—30000 缓冲体系中,带负电喝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速度快。例如,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中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 5条区带。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临床医学常利用它们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此法由于操作简单,快速。 图 1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示意图 为清蛋白,2,3,4,5分别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 清蛋白 球蛋白 附注 α1 α2 β γ 妊娠 ↓↓ ↑ ↓ 中毒时更明显,产后 2-3个月正常 婴儿 ↑ ↑ ↑ 6个月时γ正常,其他成分6-10岁时正常 糖尿病 ↓ 多发性骨髓瘤 ↑ ↑ ↑↑ 异常球蛋白,可在β和γ区带间出现M区带 肝硬变 ↓↓ ↑ ↑ ↑↑ 在晚期失代偿时 阻塞性黄疸 ↑ 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3)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操作之一。 【临床意义】 清蛋白62-72% α1—球蛋白3-4% α2—球蛋白6-10% β~—球蛋白7-11% γ~—球蛋白9-18% 血清蛋白电泳的病理改变多半是清蛋白降低和一种或二种以上球蛋白增加。 表2 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 【试剂】 1. 巴比妥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为0.06):称取巴比妥纳12.76克,巴比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