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七 病料的采集、包装和运送 一、实验前的几点说明 提前十分钟进入实验室,抄写板述。上课,点名入座。 二、板述内容: 1、目的要求 1.1、认识病料的采集、包装和运送的意义。 1.2、掌握病料采集、包装和运送的一般原理、操作实验内容。 2、实验内容 1.1、家兔心脏采血 20ml,置无菌平皿供分离血清用。 1.2、用注射器先及 2ml肝素、家兔心脏采血 10ml置无菌试管供分离病毒用。 1.3、解剖家兔,采集心肝、肝、脾、肺、肾及淋巴结等盛入无菌平皿中供细菌学检查。 1.4、将上述所采脏器置 50﹪磷酸甘油缓冲液上保存,供病毒学检查。 1.5、将上述平皿内所析出的血清移入另一试管加入适量抗生素供血清学检验用。 1.6、将溶器表面消毒,注明病料来源、种类、保存方法及采集时间。用蜡封口,将所有病料放入盛有冰块的保温箱中,带送检单专人送检。 三、实验内容 对传染病患畜(禽)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并获得准确结果,是诊断传染病最确切的依据之一。要分离病原微生物,必须准确采集含菌(病毒)最多的病料。而要准确采集病料,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患畜(禽)体内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分布情况。不同是病原微生物在患畜(禽)体内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病原微生物,在病程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病型中分布也不相同。因此在采集病料之前,必须根据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病理解剖学检验的结果,对被检动物可能患有什么样的疫病作出初步的诊断。然后有针对性地采集最合适的病料进行微生物检验,这样才容易得到准确结果。家畜传染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是众所周知的,因此,迫切要求对传染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这对早期扑灭传染病的流行是非常必要的。 2 采集病料时应尽可能避免杂菌的污染,要求尽量做到无菌操作,所用的器械、容器等均要求无菌。生前采集的病料,如血液、脓汁、分泌物、粪尿等应尽早送检,不宜久置。患畜(禽)死后,应立即剖检采取病料,以防组织腐败、不利于病原体的分离。采得的病变组织亦应立即送检。因故缓期送检时,则需冻结保存;但保存的时间也不应太久。小动物(如家禽、家兔、羔羊、仔猪等)可将其整个尸体装入塑料袋内送检。 家禽传染病的微生物诊断方法较多(如显微镜检查、电子显微术、分离培养、组织培养术、荧光抗体法及一般血清学反应等),各个方法对病料的要求又各不相同,因此要求病料在采集时间、初步处理、保存条件、运送方法等方面都要符合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