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丹参片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片剂的前处理技术; 2、掌握丹参片湿法制粒压片法; 3、掌握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4、掌握丹参片的包衣技术; 5、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含量、崩解、脆碎度等)。 6、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稳定性、崩解、溶出等)。 7、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8、熟悉压片机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具有剂量准确、化学稳定性好、携带方便、制备的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在现代药物制剂中应用最为广泛。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工艺路线: 片剂的制备方法按制备工艺分类为两大类或四小类: 制粒压片法: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 直接压片法: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干式颗粒压片法 制备片剂时首先将药物和辅料进行粉碎和过筛等处理,以保证固体物料的混合均匀性和药物的溶出度。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 80—100目以上。在片剂的制备过程中,所施加的压片力不同,所用的润滑剂、崩解剂等的种类不同,都会对片剂的质量(硬度或崩解时限等)产生影响。 湿法制粒时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制备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对片剂的质量的影响较大。在实验中一般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将软材通过筛网知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多,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 0 ~6 0 ℃,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连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 干法制粒压片法常用于湿热不稳定,而且直接压片有困难的药物。首先把药物和辅料各自粉碎、过筛,得到所需粒径的粉末后按处方比例混合,压成大块或薄片状,粉碎过筛成所需颗粒大小,加入适当辅料(崩解剂、润滑剂等)混合,压片。在整个工艺过程中不接触水以及热,有利于不稳定物料的压片。 三、实验内容: (一)中药丹参的前处理技术: 1 、取中药丹参 1 0 0 0 g ,通过精选除去原药材中的杂物,然后分别对药材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2 0 目筛精选药材。 2 、处方的制备: 1、取精选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