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二 细菌抹片的制备及染色 一、 提前十分钟进入实验室,抄写板述。上课,点名入座。 板述内容: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 2、掌握细菌的革兰氏染色法 二)、实验内容 1、每人做一张葡萄球菌的固体抹片,用美兰染色。 2、每人做一张大肠杆菌与葡萄球菌的混合抹片,并用革兰氏法染色。 3、油镜观察自制的玻片及真菌标本片,(烟曲霉、黄曲霉、酵母菌) 4、组织抹片,并用瑞氏染色液染色(示教) 三)作业 1、叙述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 2、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方法 3、绘出细菌形态图并注明染色方法 二、 总结上次实验作业,有两个突出问题。 1、 多数同学画的是书上的细菌图,细胞臂、荚膜清晰可见,而镜检时只能看到细菌的大致形态,如大肠杆菌是一个两端钝圆的杆状轮廓,另外,镜检时菌毛和鞭毛是不能观察到的,除非用特殊的染色方法。 2、 有的同学没有用圆规画图,图片绘制得过大或过小。 三、 实验第一部分:抹片的制备 1、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细菌细胞微小,无色而半透明,原样直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只能大致见到其外貌,制成抹片和染色之后,则能较清楚地显示其形态和特殊构造,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染色反应,作为鉴别细菌的一种依据。 2、 细菌抹片的制备 进行细菌染色之前,须先作好细菌抹片,其方法如下: (1)玻片准备 载玻片应清晰透明、洁净而无油渍,滴上水后,能均匀展开,附着性好。如 2 有油渍,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滴上 95%酒精 2-3滴,用洁净纱布揩擦,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轻轻拖过几次。 B、若上法仍未能去除油渍,可再滴上 1-2滴冰醋酸,用纱布擦净,再在酒精灯火焰上轻轻通过。 (2)抹片 所用材料情况不同,抹片方法亦有差异。 A、液体材料(如液体培养物、血液、渗出液、乳汁等)可直接用灭菌接种环取一环材料,于玻片的中央均匀地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B、非液体材料(如菌落、脓、粪便等)则应先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置于玻片中央,然后再用灭菌接种环取少量材料,在液滴中混合,均匀涂布成适当大小的薄层。 C、组织脏器材料,先用镊子夹持局部,然后以灭菌或洁净剪刀取一小块,夹出后将其新鲜切面在玻片上压积或涂抹成一薄片。 如有多个样品同时需要制成抹片,只要染色方法相同,亦可以在同一张玻片上有秩序地排好,作多点涂抹,或者先用蜡笔在玻片上划分成若干小方格,每方格涂抹一种样品,需要保留标本片,应贴标签,注明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