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与大小动脉弹性功能关系的临床讨论的开题报告一、讨论背景与意义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严重程度可导致各种心血管并发症,如心衰、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高血压病发生多与内皮功能异常有关,亦可引起血管壁层弹性功能异常。内皮微颗粒是内皮细胞释放的小质量信号分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啮齿类动物实验讨论表明,内皮微颗粒参加了以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和动脉弹性异常为中心的高血压病变过程。但是目前对于内皮微颗粒与大小动脉弹性功能关系的讨论还不够充分,缺乏临床讨论实证支持,因此本讨论旨在探究高血压病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大小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二、讨论内容与目的本讨论将选取 100 名高血压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对其动脉弹性进行评估,并测定其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随机选取 100 名同龄、同性别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组,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通过比较,探讨高血压患者内皮微颗粒水平与大小动脉弹性异常之间的关系。三、讨论方法1. 讨论对象选取 100 名高血压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 年龄在 40 至 60 岁之间;② 血压持续升高,既往未服用降压药物;③ 未患有明显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其他严重疾病;④ 同意参加本讨论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 100 名同龄、同性别的健康人进行对比。2. 讨论方法① 测量血压:使用 sphygmomanometer 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和设定的标准值比较,推断是否符合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标准。② 测量静态心电图:记录 5-10min 的静态心电图,以确定心脏的状态。③ 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大小动脉硬度。通过测定股动脉内侧壁和外侧壁的距离,计算脉压峰值,从而定量评价动脉硬度。④ 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采纳 ELISA 法测定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四、预期成果通过本讨论,估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 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与动脉硬度呈正相关;② 随着内皮微颗粒的增加,动脉硬度也逐渐增加;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③ 内皮微颗粒水平与舒张压、动脉收缩压、脉压峰值等指标呈正相关。五、讨论意义通过本讨论,可以增加对高血压病机制的认识,有望为将来防治高血压病提供较为深化的基础认识,同时可以为内皮微颗粒治疗高血压疾病提供临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