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形势下钢材市场交易模式的提升 主持人:刘长庆(北京市工商联金属材料行业商会常务副会长) 我们这个话题是“新形势下钢材市场的交易模式的提升”。当前的钢铁交易市场有什么新的模式提升,这个行业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与我们贸易商有关,那么同样也与钢铁交易市场有关,没有新型的钢铁交易市场的配合,中国钢铁贸易可能也就很难顺利地把贸易成本降下来,把交易规模提上去。我们有幸请到了在中国钢铁交易市场上有了深入探讨和成功经验的几位人士,他们有来自现货交易市场,也有来自电子交易市场。我们的问题是:中国很多地方都在纷纷建大型的钢材市场,现代化钢材交易市场的标志是什么?它的功能有哪些具体的体现? 王能(上海诚通香山交易市场总经理):未来钢材市场的价值在于服务创新 首先我们要了解钢材市场。从市场经济来看,钢材市场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从上世纪 9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可以说这十几年钢材市场是平铺式的发展,目前中国各个省市都有钢材市场。 当前的钢材市场发展首先需要业态提升,这个提升有一个过程。传统的钢材市场是一个票据市场,是一个仓储式的钢材市场,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租赁的方式来取得经营收入。而未来业态提升之后的钢材市场,其价值在于服务创新。我们现在在钢材进出口贸易服务上的创新还没有,这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二是钢材交易市场要求全。未来的钢材交易市场无论是前店后库式还是仓储式,都要转型,票据市场也要转型。我们在发展市场过程当中,必须要有求全发展的观念,全国有不少钢材市场都是自成体系,求全发展。我们的钢材市场是贸易式的平台,正因为全国有那么多的贸易商,才有我们的服务空间,是贸易商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所以把钢材市场做宽做大,把服务做深,这是一项很有发展空间的事业。目前钢材市场是平铺式发展,未来钢材市场发展区域化特征和产业集群化特征会更加明显。 施文进(江苏镇江惠龙港国际钢铁物流中心董事长):钢材市场交易提升重在选址与经营理念创新 首先大型的、综合的钢铁物流中心选址特别重要,所谓小洞里爬不出大螃蟹。选址,交通的区位优势和市场的用钢需求是选址的根本,从惠龙港国际的两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两点。 惠龙港国际总投资17亿人民币,在长三角腹地,江苏省的中心,征地1500亩,建设10座码头,其中有 5座是 5到7万的对外开放码头,在铁路沿线,有火车可以直接进货站。镇江是长江和京航大运河两...